9月29日,银行板块(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盘中冲高回落,收盘跌0.46%。若将时间拉长,自7月11日以来,银行板块指数呈阶段性下行趋势,8月上旬经小幅反弹后,持续波动回调至今,整体跌幅超14%。
(资料图)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短期套利资金撤出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是导致近期银行股持续震荡的主要因素,本轮调整与银行基本面关系不大。展望后市,阶段性调整不改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长期逻辑。四季度银行板块本就容易出现行情,尤其是经历了三季度的回调,银行股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更大。随着政策加码,险资、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等都有望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资金。
银行股持续回调
“7月以来,我们发现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活跃资金倾向于配置科技类、成长类等弹性更高的板块。同时,存款搬家趋势显现,部分高净值客户愿意去投资一些较高风险的资产。”某股份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套利资金撤出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是导致近期银行股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
“银行股通常被视为防御性资产,在市场风格倾向追求高增长、高弹性资产的时候,银行股短期内对资金的吸引力会有所下降,叠加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这些均不利于红利资产的表现。”上述股份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近两个月A股银行板块持续回调,这是市场风险偏好抬升与资金行为的共振结果。“6月下旬以来市场交易情绪全面回暖,科创、成长等板块投资机会快速轮动,活跃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的银行板块撤离,转向高弹性赛道,导致银行板块出现阶段性资金流出压力。”薛洪言表示。
“银行股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当下部分资金有获利退场的需求,叠加7月份是上市银行的分红高峰期,分红兑现后套利资金会集中撤出,且分红股票的除权除息也会导致股价自然下调,这些因素都加大了银行板块短期调整压力。与此同时,近期部分银行股东的高位减持行为对市场情绪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某城商行董事会秘书向记者表示。
另外,“反内卷”政策强化了通胀上行预期,市场对经济复苏和通胀的预期有所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金从防御性的高股息板块流向更具周期性的股票。
多位银行人士认为,本轮银行股回调与银行基本面关系不大。“一方面,银行股行情与基本面存在长期背离的情况,近年来银行基本面持续承压,但银行股依然走出一轮像样的上涨行情;另一方面,当前银行基本面向好趋势显现,净息差下降幅度收窄,这为银行股行情提供了支撑。”上述城商行董事会秘书说。
谁在买入银行股
虽然银行股近段时间缺乏亮眼表现,但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对资金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它们是险资、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心头好。随着政策持续加码,今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鼓励险资入市,接下来,银行股或仍为受益标的。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剔除受自持因素影响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平安银行3只个股,在险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天风证券研究所银行首席分析师刘杰表示,银行股在高股息板块中优势突出。具体来看,他认为,一方面,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高股息、类固收的优势凸显,结合分红稳定、经营稳健的特性,其投资吸引力依然较强。另一方面,在高股息投资策略相对应的板块中,银行板块低估值优势尤为突出,相较于煤炭、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银行股安全边际更高。同时,银行股波动较低,符合稳健投资需求。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也表示,银行股业绩波动相对较小,分红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收益确定性、稳健性,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同时,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股息率处于行业前列,红利价值有望继续吸引中长期增量资金流入该板块。
此外,近日多家银行“董监高”密集增持银行股。记者统计发现,9月以来,包括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苏州银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进展,这些银行的股东、董事、高管人员等自掏腰包,用真金白银传递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多家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存贷结构不断优化、净息差企稳、中期分红机制创新升级,银行股长期配置价值优势依然明显,叠加险资等资金的配置加持,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银行股升势何时再启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阶段性调整不改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长期逻辑。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银行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并非短期行情,而将伴随着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长期转型深化。
“从长期视角看,我国银行业正在进行经营模式的关键转型,从以规模驱动和顺周期扩张为特征的传统路径,逐步转向更注重质量、具备弱周期韧性特征的精细化经营,主要表现为资本使用效率持续提升、客户分层经营不断深化、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高。对投资策略而言,这种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兼具弱周期韧性、高股息与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仍将在资产配置中继续发挥平衡防御与收益的重要作用。”薛洪言分析称。
“从市场规律来看,各板块会进行周期性轮动,炒作高估值板块后,资金往往会回流到低估值板块。四季度银行板块本就容易出现行情,尤其是在三季度经历回调后,银行股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更大。”上述股份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基本面上,银行净息差下行趋缓,负债端成本改善。经过几年LPR的下调,降息周期或结束,银行净息差可能将迎来拐点。在资金面上,银行股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依旧强劲。与主流金融资产相比,3%-4%的银行股息率较为稳定。险资、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等都有望为银行股带来增量资金。”
刘杰分析称,展望后市,险资增配银行板块空间依然较大。在资金面驱动下,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一是新增保费带来增量资金。在监管部门要求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力争从2025年起每年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市场。二是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带来增量资金。目前财产险、人身险行业内多数公司理论上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为其上季末总资产的30%。从长期来看,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有利于险资配置银行股。”刘杰表示。
上一篇:建湖君瑜塑料制品厂(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文化交流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主题)——访闽台历史文化
2023-09-12 09:56
原标题:暑期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出炉(引题) 6部影片满意度超8
2023-09-12 09:57
原标题:河北发现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人民日报石家庄9月11日电
2023-09-12 09:59
原标题:2023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周五开赛(引题) 居庸关长城“跨界
2023-09-12 09:55
原标题:“福运武清”乡村振兴主题文学创作采风活动举行(引题) 市作
2023-09-12 09:57
原标题:当“非遗藤编”走向世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徐福平陈子蕴一楼
2023-09-09 14:57
原标题:工业题材电影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9月
2023-09-09 15:07
原标题: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大秀绽放女性力量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2023-09-09 14:54
原标题:《别董大》原来是高适的“蹭饭”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2023-09-09 15:01
原标题:周杰伦天津演唱会发生意外?经纪公司凌晨回应9月8日晚,周杰伦
2023-09-09 15:02
原标题:“湾仔之狼”马家辉:要读书,就要读经典读书有多好,不必再多
2023-09-09 08:06
原标题:反套路、反类型《云之羽》打造新江湖武侠剧中新网9月8日电 由
2023-09-09 08:02
原标题:第4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启幕多部华语影片亮相中新社多伦多9月7
2023-09-09 08:05
原标题:聚焦青年作家创作“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中新
2023-09-08 15:03
原标题:大作云集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启幕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记
2023-09-08 15:06
原标题: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启汇集11个国家与地区剧目中新网嘉兴9月7日
2023-09-08 15:00
原标题:浙江湖州推出文旅亚运主题线路助力文旅产业9月6日,游客在游览
2023-09-08 14:58
原标题:帕米尔高原上的歌舞情缘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
2023-09-08 15:04
原标题:张艺谋新片《坚如磐石》举行发布会北京日报记者袁云儿张艺谋首
2023-09-08 10:56
原标题:《相约敦煌》文艺晚会上演9月6日,演员在《相约敦煌》文艺晚会
2023-09-08 11:02
原标题:喀什英吉沙:传承民族特色体验非遗魅力9月5日,手工艺人在英吉
2023-09-08 10:56
原标题:“名家读经典”系列首期:阿来解读《瓦尔登湖》中新网北京9月7
2023-09-08 10:56
原标题:《封神三部曲》用“东方叙事”助力在国际银屏上讲好“中国故事
2023-09-08 10:56
原标题:樊锦诗等,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奖贾钊程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
2023-09-08 10:06
原标题:一条古道串起颗颗文化“明珠”(引题)石景山区打造京西“活态
2023-09-08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