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中国长征火箭开启“超级2018”模式

时间:2018-02-13 08:55: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2月1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将北斗三号第五颗、第六颗全球组网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继今年1月12日之后,该型号火箭又一次实现“一箭双星”发射,这也是今年以来,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的第7次成功发射。

中新社记者 梁珂岩 摄

43天7次发射,平均不到一周实施一次发射,而这只是今年长征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今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月为代表的35次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

长三甲将平均约26天发射一次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告诉记者,在今年的35次火箭发射中,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将有14次发射任务。

这意味着,仅这一系列的火箭2018年一年的发射次数,就接近2017年我国全部火箭系列发射次数的总和。岑拯说,从全年的发射计划来看,长三甲系列火箭平均约26天就要进行一次发射。

这14次发射任务中,长三甲系列火箭有10次是执行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其中8次将是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执行发射任务。

岑拯说,对于长三甲系列火箭,高密度在后续几年里将会成为常态。从2018年到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

岑拯告诉记者,火箭的生产现场通常是同时有2~3发火箭并行开展工作。如果不从生产管理上想办法,年度计划将没有任何余量,因此,研制团队创新提出了“去任务化”的管理方法。

他说,之前的火箭研制和生产,通常是围绕一次具体的发射任务进行生产、总装。而“去任务化”是指实现火箭各个单机、系统和整箭的产品化、通用化、组批量生产。

这意味着单级火箭、单发火箭完成总装后,可以灵活调整其承担的发射任务,只要卫星和火箭接口保持一致,针对具体任务调整软件即可满足发射任务需求。

岑拯说,目前这种“产品化”式的研制进程正在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一线进行调整、推广,未来“流水线”式的火箭生产总装方式有望成为现实。

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说,面对高密度发射的挑战,火箭研制队伍将之视为压力,更将之视为动力。长三甲系列火箭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我国火箭探索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发展模式的重任。

她告诉记者,在2015年,长三甲系列火箭曾经创造出109天成功实施7次发射的纪录。研制队伍在前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够实现同一种构型的火箭在单机、系统甚至箭上互相通用,让火箭与不同任务自由搭配,实现快速反应,按时完成。

长二丙重返国际商业发射舞台 中国重型火箭预计10年后首发

同样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也将在2018年迎来“最强考验”。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丙火箭总指挥肖耘告诉记者,在今年长二丙火箭的6次发射任务中,研制队伍将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三线作战”。这其中有两次国际航天发射令人瞩目,分别是巴基斯坦遥感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

这标志着长二丙火箭在1999年完成铱星发射任务后,时隔19年,将重新返回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作为支撑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也将于2018年迎来新挑战。

2017年,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作为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货运专车,虽然在2018年没有发射任务,但长征七号仍“时刻准备着”。

备受瞩目的长征五号也将在2018年迎来“复出”。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肩负着未来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任。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发射计划显示,长征五号将在2018年下半年执行发射任务。

日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目前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强的“猎鹰重型”火箭。中国何时发射这样的重型火箭?据此前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披露,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拟命名为“长征九号”。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公布的《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我国重型运载火箭计划于2030年前后首飞。

数据显示,“猎鹰重型”起飞质量约1420吨,最大直径3.66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将在约10年后首发的“长征九号”预计起飞质量将达3000吨,最大直径约10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百吨,其结构和尺寸质量均将突破我国现有运载火箭能力水平。

“快响利箭”发射次数将超前两年任务总和

作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的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凭借发射准备时间短的优势,被誉为“快响利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杨毅强告诉记者,今年长征十一号火箭预计将执行发射欧比特卫星、吉林一号卫星等4次发射任务,将是该系列火箭前两年发射任务总和的两倍。

对于一型新研火箭来说,如此“高密度”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杨毅强说,“未来火箭研制团队还将研制更大规模的商业型固体运载火箭,力争运载能力更大、发射成本更低、发射周期更短”。

春节前夕,执行北斗三期第三次全球组网的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队依然坚守在火箭发射的第一线。

岑拯说,根据今年全年的任务情况,很多发射队员几乎全年需要扎根在发射场。今年春节,发射队员在短暂休息后,3月初就又要再赴发射场,执行下一次发射任务。

标签: 长征 中国 火箭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